一位死囚的故事,一封来自死囚的信。。。
(楊偉光正等待新加坡总统的寬赦,為了援救因販運毒品而在新加坡被判處死刑的大馬青年楊偉光,隆雪華堂民權委員會與大馬人民之聲,已聯手成立「楊偉光後援會」,並會發起簽名運動,要求新加坡總統寬赦楊偉光)
---------
(摘录自大马报章)
來自山打根的楊偉光(22歲),出身貧窮家庭,父母早已離異,他及三哥從小便跟隨母親住在油棕園的木屋,靠母親洗碗賺200令吉養大。
父母婚姻破裂,影響了楊偉光的一生。
「當我還未到13歲時,爸爸離開了媽媽。媽媽、大姐、哥哥、二姐及我都面對非常大的困窘。當我目睹媽媽無辜被人毆打及辱罵,我告訴自己要堅強起來。」
2007年4月25及26日,當年偉光19歲,在親戚家,每當入夜11時之後,他目睹媽媽被毆打及辱罵,而且相隔幾個小時後又重複發生。
楊母曾拿起斧頭企圖自殺,她不停的又哭又喊,直到她無法認出孩子了。這樣的情況不斷重複發生,也嚴重影響了楊偉光。
他說,如果出生在新國,他相信自己不會落得如斯田地,因為新國的環境可讓他從小學習不少。「在我最艱難時刻,我忽略了什麼對我才是最有用的,所以,我缺乏受教育,一切都太遲了。」
「我經常看見媽媽躲在角落里哭泣,我不忍看見媽媽經常焦慮的神情,所以,我12歲時就決定離開這個家。」
楊偉光15歲時,都定時探望在外租房的母親,卻發現母親非常節儉,每天只吃兩餐,非常少的白飯配青菜,再加上,每條2仙的炸香蕉,算起來,每餐她只花1令吉。
「我雖然無能為力,但我還是禁不住問她:媽,為何你要這麼做?」
母親給他的答案竟是,這是為了他及哥哥將來成家立室的儲蓄。當楊偉光聽到這番話時,他立刻走出屋外哭泣。當時他想,媽媽當洗碗女工,每個月只賺200元,她還要為我們的將來著想。
當天,楊偉光決定飛往西馬大城市吉隆坡謀生。當時,他只想不要讓媽媽受苦下去。他向朋友借了50元搭巴士到沙巴的亞庇謀職。
「在亞庇我工作2個月,存有少許儲蓄,我便計劃飛往吉隆坡尋找我理想中的工作。那時候,我才16歲。」
「我很慚愧的說,當時我逼不得已住在一個地方,在我15歲至18歲的3年里,我面對被欺負的煎熬。」
他為了想擺脫困苦的日子,讓母親過好日子,毅然在12歲便離家出外闖世界,16歲更隻身飛往西馬謀生。
因為從小到大缺乏教育,令他渡過了無知的歲月.
來到西馬的偉光,寄住在朋友,在耳濡目染之下開始售賣盜版光碟。有一天,其上頭告訴他,其實販毒的刑法比販賣光碟更輕,最高刑法只坐牢2、3年,而且販毒酬勞高數倍。
12歲便輟學的楊偉光,信以為真,開始踏上販毒的不歸路。
「那時候,朋友告訴我,抽煙是健康的、美好的;吐一口煙,便忘記煩惱;他們也說,飯後一支煙,快樂似神仙」
有朋友說,他們情願少吃一頓飯,也要抽多一根煙;抽煙無分貴賤,無論警察、小販、富人或窮人都抽煙。更多朋友告訴他,香煙是受到醫生的核准,政府合法生產及銷售;也有朋友說,香煙是海洛英、海洛英就是毒品,毒品與香煙來自同一產品。
當調查官告訴我將面臨死刑及終生監禁後,我連續痛哭了很多天;我沒有攜帶武器;被捕時我無法以華語或英語溝通。」
楊偉光在信函中指出,在運毒過程中皆是由他人安排及選擇地點,並非自己做主;在運毒之際,他毫無警覺、策劃及刻意隱藏,沒有吸毒的他,過了海關後才有人發短訊通知運送地點。
當時,新國警方已跟蹤逾數小時,並得知所有運毒者被吩咐同一時間前往烏節路;將毒品運往6個地點並交給不同的人。
當楊偉光被捕的那一刻,他並沒有太大反應,並一開始即承認有罪,直到調查官告訴他將面臨死刑或終生監禁後,楊偉光才痛哭。
他在信函中要求新國總統及法官,重新翻看他的口供,以便從中明白當時的他是多麼無知且根本不曉得自己的行為是冒險的。
偉光指出,當他通過海關檢查站時,並未特意將毒品藏匿,而是放在後方的椅上,任何人都可清楚看見。
如今,正在獄中受教育的楊偉光,獲知什麼是正確的生活觀念,他這才覺悟之前所做過的都是傷天害理、不能相信的事。「因此,當檢控官在高庭上向我發問,是否知道那是什麼毒品或是否見識過毒品時,我思索了很久才回答他的提問。我感到很矛盾,我很想直接回答檢控官,但我卻害怕在法庭上被愚弄!」
因販毒而被新加坡判處死刑的楊偉光,一直不敢把自己即將絞刑的真相告訴母親,甚至他還在獄中努力的寫家書、修佛法,母親曾一度探望他時,發現他能說華語、寫信而淚流滿臉。
楊偉光在坐牢期間,時常閱讀佛書修佛法,甚至在寫給母親的家書中。
同時,他也以誦經說佛的方式闡述近況,且在面對死亡的事件上,楊偉光也以佛法心坦然的看待。
楊偉光在5月30日寫了封家書給母親,也藉著機會,以「愉恭稽首祝母親,六月十日星期四,生日快樂樂流露,心樂容悅普四方」的自創詩句,祝福母親生日快樂。
他在家書中不斷帶給母親正面的思考,並表示他在獄中不斷的學習和讀書,同時也在其二哥和三哥探訪他時,介紹給他兩位哥哥不少有益的書籍。
雖然身在獄中,不過楊偉光卻不曾放棄自己,也不放棄家人。
另外,他在家書中提及,在與兩位哥哥談及佛法後,他們3兄弟都相信未來是光明的,因此也希望母親能與佛結緣。
坦然面對死亡
他也寫道——「……修行更好。因為一個人在世,終有一天必定會面對死亡,我們的肉體不能長久,就好比衣服一樣要換,學到佛法,肉體在死後就有用。」
另一方面,對於死亡,楊偉光在修佛後有著不一樣的想法,因此也坦然的面對死亡,同時也在家書的末端寫了「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阿彌陀佛」給母親,希望母親能以「真誠真心無所求不貪」的念頭,念讀上述的經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